爱塔罗1.jpg

爱情是每个人心中最深切的悸动,对于单身者来说,最可怕的是大海捞针般的无助感,茫茫人海中,谁才是我的人生归属?

对于已经有对象的你,交往了好些时日,或是对某人的刹那钟情,无论是否准备好,情绪涌上时总有著这么一刻,内心的自己发出声音说:「对,就是他了,我愿意与他共度馀生。」如果说大多数人生找寻伴侣的阶段是18-40岁,那到底在几岁时你会遇见足够的人数而从中找到自己的真爱呢?

根据Brian Christian和Tom Griffiths出版的《Algorithms to Live By: The Computer Science of Human Decisions》,「演算法」能够使你知道是不是太早或太晚安定下来;在几岁时应该要停止漫无目的地的找真爱行动,好好正视你过去所累积的「人次」,依照法则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候选名单,也就是说你的真爱可能随时都在你身边,你能够更有计划地去审视谁才是你的真爱。

1.

安全法则,茫茫人海中的追寻

在爱情面前没有你和我,只有一起,于是付出全力与细心用来追寻真爱,因为你想把最好的都留给未来那一位。在有限的时间内,以18-40岁为范围,安全法则可以适用于熟识且有机会发展的朋友身上,或是在未来即将相遇的对象身上。 如果你的爱情搜索范围从18岁到40岁,安全法则可以确保你有一个安全的资料库,想像你是一间大公司的老板正在面试员工,收到了数以万计的履历,而你将从中筛选,展开第一阶段的恋人之旅。

爱塔罗2.jpg

2.

跳跃法则,现有对象的抉择

曾经天真的想过是不是可以给自己一些额外的时间,松一口气后再继续出发,与这位暧昧对象互相调整心态、适应彼此;又或者在分手过后认为与他还有着转圜的余地?即使结果都不尽人意,别担心!你得到了重要的「数据」。在经过安全法则的筛选过后,爱情将进入一段「跳跃状态」,经过安全法则的对象之后,现在就如同面试新进员工一般,往后你更知道筛选履历的标准了,跳过不需要的,只选你喜欢。你会对自己承诺,下一个更好,过去的经验都将成为你寻找结婚对象的助力。

爱塔罗3.jpg

3.

演算法告诉你26岁是最佳结婚年龄

伤痕累累之后,得到的是更加成熟的自己,遇过劈腿的花心男,也尝过暧昧不清后却没结果的煎熬,一旦恋爱了,我们会变成什麽样的人,我们自己也无从知道,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掉到谷底也要奋力爬上去,因为成长总是好事吧!

经过层层推算,演算法告诉我们最适合安定下来的年龄是26岁,历经了青涩初恋以及浓烈爱情的洗礼后,26岁是个分水岭,不同于25岁前的跌跌撞撞,这时你拥有了过往经验,重视心灵上的契合多过于吸引人的外貌,26岁开始拥有与另一个人足够培养默契的时间,不早也不晚。

爱塔罗4.jpg

4.

别怕!人在恋爱时会学习变成更好的人

演算法告诉我们如果在26岁之前与某人结婚,可能会在婚后收到一份更好的「履历」,而错过原属于你的命中注定,这听起来多吓人!

在恐慌之前,请记住,数学法则只提供了演算过后的参考数据,太多的人性因素与现实并未被考量在内。 凡事总会有例外,青梅竹马与初恋情人修成正果的例子也是多到数不清,爱情并没有一定,靠的是两个人共同努力。虽然爱情不该被定义,但我们都知道爱情却容易使人冲昏头,不妨将演算法的结果当作笔记记住,在接近演算法则的阶段安定下来,又未必知道不会发生神奇的效应呢!

爱塔罗5.jpg